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日期:2019-04-22 浏览:239次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产业变革迫在眉睫,智能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顺应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紧跟智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力促进智能经济快速发展。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畜牧业在稳量保质的基础上,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突破性、历史性的成就,规模化水平、生产效率、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升。
然而,我国畜牧业仍然存在畜产品生产成本高、竞争力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增值空间受到制约、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畜牧产业发展亟待寻求新的动力。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优化传统畜牧产业的生产效率则是重要的趋势与方向。畜牧业的智能化革命正从理论上的可能逐步走向实践的必然。
“建设现代畜牧业,提供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是当今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畜牧业产业科技进步、产业创新驱动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在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成立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说,从目前智能畜牧的实践看,将AI人工智能与各个畜种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链接将使养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提升我国养殖业全要素生产力、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惠及广大的农牧民和城乡居民。
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智能设备及养殖技术解决方案的应用与发展,我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高端智能畜牧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一些品牌意欲掘金智能畜牧业的同时,畜牧产业新蓝海投资战拉开帷幕。
2018年9月,农信互联获3.64亿B轮融资,估值74亿元成为农业独角兽。大额投融资事件的出现表明,头部公司正进一步形成,资本进一步集聚。2018年,智能畜牧领域的龙头企业热衷于服务产业上下游,完善自身实力与产品生态。智能畜牧相关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初创企业有明显增多的态势。
中研普华研究员刘恒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运用到传统畜牧业中,改变了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改变了饲料的生产加工、营销模式、动物饲养、运输模式等,运用新技术手段助力我国畜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移动网络+智能终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畜牧业信心传递慢、技术推广难和产品原材料不透明的局面;通常,传统畜牧业的决策都依靠经验,不能统筹全局的考虑,而在智能化的操作下,大数据技术给传统畜牧业带来了新思路。大数据在生产管理中,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汇总,为决策者提供行业决策和生产指导技术;而物联网的应用,则加速了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即便如此,我国智能畜牧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智能畜牧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虽然,智能畜牧发展还面临着创新人才匮乏等方面的挑战,但总体看“智能畜牧+互联网”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研发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智能畜牧应用空间巨大
2009年,网易通过全面提升动物福利打造幸福猪场,打响国内跨界“智慧养猪”的第一枪。
2015年,农信互联推出猪联网平台,至今历时4年,已更新3.0版本智慧养猪生态养猪平台,是迄今为止一个融合物联网、智慧养猪设备、大数据与企业管理的智慧猪场平台,实现了智能养猪概念的成功落地。智能养猪目前已形成了管理数字化、业务电商化、发展金融化、产业生态化的商业模式,初步探索了一条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养殖的新路子。
2016年,北京峪口禽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首创智慧蛋鸡物联互通模式,实现从种鸡生产、种蛋孵化到雏鸡运输等过程的智能控制、数据集成及共享,开启蛋鸡行业大数据应用模式,为养殖户提供了“快乐养鸡、轻松卖蛋”的中国蛋鸡行业新平台。
2018年,阿里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达成合作,对人工智能系统“ET大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研发,在未来实现全方位智能养猪,以AI、大数据、“互联网+”为技术为支撑,在食品安全、AI养殖方向进行布局,将极大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表示,人工智能无论是在养殖生产环节,还是在销售仓储物流环节,都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真正实现了从养殖到餐桌全程监管与可追溯,有效提升了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智能畜牧应用从重点突破到遍地开花,特别是小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应用空间巨大。比如在动物个体识别、母畜管理、饲喂管理、生长曲线、疫病防控、环境控制、转群管理等。仅一个畜种就可以延伸出众多应用场景,可见其发展空间巨大。
智能与养殖业的融合,借助关键技术的发展,尤其对涉及养殖大数据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产业发展需要,严控养殖过程精准化、绿色化、自动化、智能化,带动畜牧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将成为智能畜牧服务企业发展的正确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