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期货   恒指期货   原油期货

行业动态

新闻资讯

拉煤车排队抢装、试用样煤称重收费……“煤超疯”又来了!

作者:admin   日期:2021-07-30   浏览:92次

原标题:拉煤车排队抢装、试用样煤称重收费……“煤超疯”又来了! 来源: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

昨日,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其中,焦煤期货主力2109合约价格达到2256元/吨,涨幅达3.56%,续创历史新高。

现货市场方面,拉煤车排队抢装的现象再次出现。山西一家大型煤企销售负责人坦言,过去用户试用的样煤都是免费提供,现在连样煤也开始称重收费了。

业内认为,供需失衡是造成焦煤价格不断上涨的主因。

从供给端看,一方面,主产地安全、环保政策收紧,令焦煤产能释放受限。从6月中旬开始,国内相继发生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煤矿安全生产压力明显上升,一些煤矿落实暂时性停产,矿方开工率下滑明显。

山西某煤企负责人告诉上证报记者,目前,太原等地区的部分煤矿还处于一个待复产状态,“企业生产积极性高,但受目前安全和环保检查影响,开工率整体偏低。”

另一方面,受疫情等多因素影响,炼焦煤进口量大幅减少。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1~5月全国炼焦煤进口累计1822.75万吨,比去年下降42.89%。其中进口蒙古炼焦煤749万吨,受蒙古疫情防控不利影响,进口量大幅缩减。

需求方面,焦煤下游主要是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钢铁。目前,下游焦炭产能陆续落地,焦煤需求乐观。此外,当前焦化厂和钢铁长库存都处于较低位置,未来补库需求乐观。

在此背景下,不少头部煤企纷纷计划提价、扩产。

山西焦煤7月1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第三季度长协价格比上季度,各煤种平均含税价约上涨100元/吨。资料显示,山西焦煤目前为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截至2020年底,山西焦煤资源储量为46.16亿吨、可采储量24.14亿吨、原煤产量3544万吨。

此外,潞安环能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目前公司煤炭产能5千多万吨,焦化产能约220万吨。2021年,公司根据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积极申请新增产能。

对于未来焦煤价格走势,国都期货分析认为,三季度开始,国内煤矿陆续大规模恢复生产,安检政策预期有所放缓,保供政策将持续发力,对焦煤价格有向下驱动。但短期内难以补高库存,下游需求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仍将保持火热,下方支撑仍在。

安信期货分析认为,整体来看,国内焦煤现货仍处于供应紧张状态,预计近月焦煤期货价格仍然震荡偏强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为抑制煤价过快上涨,国家发改委已屡次出手。

此前的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向市场投放规模超过1000万吨的煤炭。今年以来,我国已经先后4次向市场投放超过500万吨的煤炭储备,加上这次,已经投放5次,共计超过1500万吨煤炭储备。

发改委表示,经过多年努力,全国已建成超过1亿吨的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储备基地现有存煤4000万吨左右。下一步,如果市场供应情况还是较为紧张,将继续分批次投放煤炭储备,以此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上海证券报 王乔琪)

煤炭市场年中观察

价格高位运行,进口量跌两成

“十四五”开局之年过半,煤炭市场供需两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下称“通报”)显示,今年1到6月份,全国生产原煤19.5亿吨,同比增长6.4%。同期,全国煤炭消费量约21亿吨,同比增长10.7%。

虽然生产和消费均同比增长,但是供给结构却在变化。

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日前发文称,今年上半年,全国通过在建煤矿投产、在产煤矿产能核增、煤矿智能化改造扩产、煤矿产能衰减接续项目达产等多种方式,合计新增优质先进产能1.4亿吨/年以上。下半年还将新增优质产能近1.1亿吨/年。

专家表示,“双碳”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转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上半年,煤炭消费占比有所下降,同时行业加速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上半年供应紧俏

通报显示,今年6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存煤约5000万吨,同比下降26.0%。全国主要港口合计存煤6298万吨,同比下降8.3%;全国火电厂存煤约1.1亿吨,同比减少2100万吨,可用约18天。

“上半年全社会库存一直在减,说明供不应求。如果供求宽松,那结果就应该是库存积累了。”易煤研究院总监张飞龙对第一财经分析,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16.2%,客观上导致了用煤需求增加。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朱学义表示,社会需求增加不仅体现在煤炭能源生产增加,其他如天然气生产同比增长10.9%、电力生产同比增长13.7%,只有原油生产仅增加2.4%。

与此同时,煤炭供给缺乏弹性。

《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3月1日正式实施,应急管理部4号令也已经明确《煤炭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超能力生产及手续不全生产等均属重大事故隐患,已入刑法。张飞龙表示,该规定客观上降低了煤矿企业超产的意愿。

国际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4亿吨,同比下降19.7%。随着国际经济加快复苏,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煤炭需求量增大,国际供需关系同样日趋紧张。

综合上述多种因素影响,上半年煤炭价格一直高位运行。1到7月,中长期合同价格均值601元/吨,同比上涨62元/吨。6月末,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交易价格819元/吨,同比上涨274元/吨;CCTD山西焦肥精煤综合价2125元/吨,同比上涨890元/吨。

一边是持续增大的碳减排压力,一边是稳步增长的能源消费。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李想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双碳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转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地考虑能源供应、能源安全、资源禀赋、发展惯性等因素,我国的煤炭使用从高到低会有一个过程。”

朱学义认为,“双碳”目标下,煤炭产能逆势上扬需要辩证分析。一方面,煤炭能源是我国能源的主体,国民经济离不开煤炭生产;另一方面,“用”煤和“限”煤的关系要处理得当。今年上半年,煤炭生产增长较快,但煤炭消费占比却有所下降,因此它对实现“双碳”目标没有起负作用。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1.4%。到“十四五”末期,国内煤炭年产量将控制在41亿吨,煤炭年消费量将控制在42亿吨左右。

另一个煤炭行业的变化是,加速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我国2016年开始去煤炭产能,就是要去除煤炭过剩产能,也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劣质产能、高危产能等。煤炭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兼并重组,如果把握主攻方向,就能有效解决煤炭‘三高’问题。”朱学义告诉第一财经。

清洁能源占比提高

如果把煤炭消费的绝对值置换成所占比例,会得到一个欣喜的发现。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司长胡汉舟日前撰文称,初步核算,上半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

他列出了一组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下降0.2%;两年平均增长5.0%。占全社会能源消费六成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10.1%,比一季度回落4.4个百分点。

其中,电力、钢铁、化工、石化、建材、有色等六个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增长9.8%,回落4.2个百分点;其他行业增长11.8%,回落5.0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能源供需延续稳定恢复态势,能源生产稳中有增,供应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能源消费增速回落,清洁能源占比有所提高。”胡汉舟总结。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表示,“基数小”是制约清洁能源发挥作用的最大瓶颈。“目前风电和光伏装机占比大概是24%左右,但是它的发电量贡献只有9%,因为利用比较少。”

林伯强认为,只有尽量把光伏、风电做大,才有可能在满足能源增量的同时替代存量。不过,他也表示,清洁能源的间歇性考验电网的消纳能力,结合成本等因素考虑,装机速度增长不会太快。对于煤炭来说,被大量替代取决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时间。

煤炭路在何方

截至7月2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9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582.79万吨,累计成交额2.93亿元。据记者计算,平均碳价约为50元/吨。

朱学义认为,煤炭行业由于排碳量最大,为此受的影响最大。“这限制了煤炭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将一次性煤炭消费进行深加工,变成热力、煤气、焦炭、煤制油等。既减少了碳排放,又提高了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转型,是许多国家煤炭发展的必经之路。李想告诉记者,随着风、光成本的持续下降,资源好的地区新增风电、光伏的平准化电力成本已经低于煤电和天然气发电。未来,投资煤电也就带来了资产搁浅的风险。

但李想也表示:“过去煤炭对我国的能源产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他以电力系统为例,考虑到我国电力市场化过程还需要较长时间,在我国未来逐步提高新能源占比的过程中,存量煤电的灵活性对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他认为,面对碳中和,煤炭行业将提高发电用煤占比,煤电未来的角色会从电量主体转变为提供电力和灵活性,以及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未来,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化产业和煤炭行业的结合将是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发改委7月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开展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支持隧道掘进、煤炭采掘、石油开采等领域企业广泛使用再制造产品和服务。

“发展循环经济是为了节约资源、物尽其用,无论是对煤炭资源还是其他资源,目的都是一样的。”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两项指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管理。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

王卫权强调,节约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虽然煤炭消费总量、强度双控政策措施将更加严格,但是短期内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因此,从需求端着手,降低能耗尤为关键。(第一财经 马晨晨)

“去煤电”不宜盲目一刀切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减碳转型,有助于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但更要看到煤电仍是目前最可靠的电力能源,而且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煤电仍是最主要的调峰电源,在维护电力安全和托底保供方面将起到“压舱石”作用。

一份公开文件,让古城西安冲上热搜。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 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西安“‘十四五’末退出煤电”的目标。这意味着,2025年前西安燃煤热电企业将全部关停或搬迁。

热电供应属于基本民生保障,事关群众福祉。多年来,燃煤一直是西安热电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今要在5年内退出所有煤电机组,力度强、决心大,引发社会关注不足为怪。舆论一方面对当地政府通过“去煤电”持续改善大气质量的做法表示认可,另一方面也对煤电退出后能否找到足够的替代能源产生担忧。

据公开报道,西安早在数年前就着手对燃煤机组进行煤改气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此次西安设定“去煤电”时间表,恰逢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久,可谓既“减污”又“减碳”。而在替代能源的选择上,陕西本身就是天然气生产大省,若以此为基础构建多气源、多层级天然气供应体系,实现天然气对电煤使用的替代,从技术性、经济性上看是可行的。

不过,考虑到我国天然气供应整体趋紧的实际,特别是在天然气保供全国“一盘棋”的大背景下,西安要实现天然气全面替代燃煤,可能还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据悉,西安已着手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科学部署能源替代工作,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热电供应不足。

从全国范围看,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城市还为数不少。个别地方因煤引发的严重污染一度让人谈“煤”色变,甚至还把燃煤与污染直接画上了等号。那么,这些地方是不是都要像西安那样彻底“去煤电”呢?我们认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盲目“一刀切”。

从实际效果看,“去煤电”对于减污降碳效果最直接,但从运行成本看,那些天然气资源较为缺乏的地方,选择天然气替代产生的成本可能要远高于“去煤电”成本,一旦两者不能协调推进,势必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去冬今春的寒潮天气让不少地方措手不及,关键时刻还是煤电顶上才填补了供应缺口,这也正是“去煤电”不宜蜂拥而上的原因之一。

从电力安全性看,煤电被可再生能源替代是大势所趋,但在中短期内煤电暂不宜轻言全部退出。如果不考虑环境成本的话,煤电目前仍是最便宜、最可靠的电力能源,同时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随着风、光发电大比例接入电网,必须匹配一定量灵活可调的电源,以确保电网的安全性。在这个过程中,煤电仍是最主要的调峰电源,将起到托底保供“压舱石”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污染治理和“双碳”目标的硬约束下,严控煤炭消费增长、严控煤电项目建设,是我国经济实现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及相关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减碳转型,有助于早日实现上述目标。

但也要看到,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煤电服役期限和经营状况不同,对于那些具备条件的地区或企业,无论是选择主动退出还是提前退出,都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有一个基本前提是,要科学配置好煤电资源,该退出的要有序退出,该保留的也要合理保留。(经济日报 顾阳)

风险告知
联系方式
  • QQ: 19384773228
  • 周一~周五: 9:00 am - 10:00 pm
    周六~周日: 9:00 am - 6:00 pm
Copyright © 2021.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