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和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在拜登1月就职以来首次与其召开的白宫会议上表示,愿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总统合作,但在增税方面划清界限。通胀急升可能激起民主党内部和两党议员对拜登约4万亿美元经济计划的担忧情绪,这对白宫试图让国会通过2.2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和1.8万亿美元的教育和儿童保育计划的努力是一个打击。
拜登大力推进4万亿基础设施计划,共和党领导人在增税方面划下红线
白宫正在加大力度推进拜登的4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和家庭计划。周三,拜登会见麦康奈尔、麦肯锡、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以及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这是其就任总统以来首次正式的所谓国会“四巨头”会议。
拜登2.2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和1.8万亿美元的教育和儿童保育计划面临国会共和党的强大阻力,在规模、范围和融资计划方面都存在分歧。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和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在会议上表示,愿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总统合作,但在增税方面划清界限。佩洛西表示:“我现在对我们将以两党支持的方式做这件事感到更加乐观。但是我们会继续观察。”
拜登表示,在与共和党领袖会谈后,认为自己提出的数万亿美元基础建设支出提案有妥协的空间,不过必要时将在没有反对党参与的情况下推动本案。拜登表示,他认为有一些理由保持乐观。他说:“我基本上是感到鼓舞的,就一个可靠而重大的两党法案存在妥协空间。”
拜登在采访中称:“让我们看看能否达成共识启动部分计划,然后就其他部分进行争论,如果有必要,我们将看看能否在没有共和党支持的情况下完成。”
暗示有意在两党支持的情况下通过部分方案,在没有两党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其他部分方案。麦肯锡称这次会议“非常有力”,并称有可以找到两党共识的地方。但他和麦康奈尔表示,他们已经告诉拜登,
他们不会考虑修改前总统特朗普2017年的减税政策,相当于否决了拜登将公司税率从21%上调的提议。
这两位共和党人还表示,对基础设施的定义不应当像白宫设想的那样宽泛,应当将新支出限制在道路和桥梁等有形项目上。拜登在其基础设施计划中包括了对宽带、儿童保育和其他计划的支出。
麦卡锡在会谈后表示:“你不会找到任何支持增税的共和党人。”他认为油价上涨是不支持增税的原因。 麦康奈尔表示,共和党人对重启2017年前总统特朗普领导下的减税改革“不感兴趣”。麦康奈尔说“这是我们的红线。”
麦康奈尔曾抨击3月签署的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该计划将每周300美元补充失业救济延长到了今年9月。麦康奈尔称,上周他在肯塔基见了很多雇主,几乎所有人都告诉他很难招到人,因为华府在“发失业奖金”。他说:“我们不该为给呆在家不上班的人提供额外救济而继续向正努力工作的美国人征税。”
美国通胀意外蹿升 给共和党增添阻拦拜登经济计划的新筹码
通胀急升使美国总统拜登的联邦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支出计划面临政治威胁,继上周五令人失望的非农就业报告之后,给白宫官员又添一层担忧。
共和党参议员John Thune在周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发布前表示:“经济中的钱太多,需求很高而且超出了供应,并开始推升价格,我们需要更谨慎一点,克制一点。”
最新CPI报告还可能激起民主党内部和两党议员对拜登约4万亿美元经济计划的担忧情绪。倘若当前这种经济趋势持续下去,将对拜登政府构成威胁。
物价飞涨,以及一些可能证明是联邦救济计划妨碍了企业招聘的证据,恐怕不利于拜登推进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美国就业的计划,以及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的美国家庭计划。共和党以汽油、木材、半导体和其它商品成本上涨作为通胀可能上升的证据,要求收缩或彻底终止拜登的全面支出计划。
白宫幕僚称共和党对经济的担忧夸大其词,他们坚持认为今年通胀出现任何大幅上升都将是暂时的,因为经历了一年多的新冠疫情冲击后,经济正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当前就业增长不算疲软,未来几个月还可能随着薪资上升而加速增长。
前总统欧巴马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Austan Goolsbee称:“大多数通胀主义者的问题在于他们喊了太多次‘狼来了’,他们连续13年预测美联储行动、政府刺激政策及任何民主党当总统时发生的事情会造成严重通胀,尽管如此,即使失业率为3.5%的时候,也从没出现过持续通胀。似乎共和党并不是在乎通胀,而是以此阻止拜登议程。”
大多数独立经济学家表示,预计最终事实将证明通胀上升是暂时的。过去三十年间通胀一直没有带来太大困扰。
拜登幕僚认为,疫情和缺乏子女看护是就业恢复缓慢的主要原因。拜登盟友称,基础设施和家庭计划的支出跨度长达数年,意味着不会很快把全部资金注入经济。整体来看,拜登4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和家庭计划的执行困难重重,略微利空金价,投资者需要予以警惕。
北京时间09:55,现货黄金现报1821.22美元/盎司。
指导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金网无关。汇金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