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日期:2021-06-14 浏览:119次
我们的融媒体车队继续沿着红军当年长征的路线前行。我们这一次的目的地,是位于距离云南禄劝县城以北约120公里处的金沙江畔皎平渡口,86年前,红军便在这里渡过了金沙江,彻底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包围圈。
我们首先来到了武定县,当年红军曾在此短暂停留,在攻下武定县城后,稍作歇息,便继续北上行军,按照原定计划强渡金沙江,北上抗日。据武定县委党史研究室办公室主任毕玉春介绍,休整期间,为了观察国民党的追兵动向,31名红军战士在县城边的狮子山上,警戒了3天3夜,所幸最终有惊无险,休整后,大部队继续向北转移。我们的车队离开武定县城后,只几分钟便到了禄劝县城,据说这也是中国主城距离最近的两个县,算是get到一个新的知识点。
车队穿行在山间,从禄劝县城到皎平渡口,尽是盘山公路,虽然距离只有120公里,但一路群山耸峙,沿途不时便有自峭壁滑落的巨石占住半边车道,惊险异常。由于海拔逐渐升高,个别同学甚至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经过近3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皎平渡口。
(图注:皎平渡大桥,对岸为云南禄劝县,拍摄者所在一侧为四川会理市)
“金沙水拍云崖暖”,碧如翡翠的金沙江,让云南的禄劝和四川的会理划江而治。两岸崇山峻岭,地势险峻。皎平渡口最早起源于何时,如今已无从考证。但早早在此等待的义务讲解员,很快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了86年前。当时,国民党为了防止红军渡江,将沿岸的渡船全部收缴,很多船只甚至被凿沉于江中。而红军原本计划从洪门渡、龙街渡分别渡江,但当时这两个渡口已有国民党军队防守,且两处水流湍急,难以架设浮桥,天上又有敌机轰炸,红军只能分派两支部队佯作渡江,以牵制敌军。而彼时的皎平渡防守较为薄弱,且地势险峻,敌机无法投弹,红军便少了来自天空的威胁。这里山势有多险?不仅敌机无法俯冲轰炸,我们这次放飞的无人机也“英勇”撞崖。当年,红军一支先锋队佯装为中央军,俘获一条过来打探情报的敌军小船,机智过江并智取厘金卡,赶走了北岸防守的民团,接着打捞并修缮被凿沉的船只,拼凑到大大小小7艘,并重金征集37名船工,自5月3日起,不分日夜地抢渡,终于在5月9日全部安全过江。据介绍,虽然当时并非雨季,渡口大约也宽达200余米,小船往返一次要花上40分钟左右,2万多人的队伍,全靠7条木船摆渡,那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由于乌东德水电站的修建,高筑的水坝将水位抬高了约100米,昔日的渡口已经沉入江底,遗迹不复存在。曾经奔腾咆哮的江流,如今也像恬静的少女,波澜不惊。在距离渡口原址约1000米处,一座雄壮的、长达608米的大桥横跨两岸,将天堑变成了通途。如今,跨江车行仅需1分钟,而步行也只要不到10分钟。
(图注: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渡江后短暂居住的山洞,原址已被江水淹没,此为即将完工的场景复制地)
红军选择在皎平渡过江,算是占到了天时(雨季未至,且气温渐高)、地利(江流平缓,且无空中威胁),而当时国民党驻兵防守的洪门渡、龙街渡离皎平渡分别只有40余里地,红军渡江耗时长达7天7夜,但内部矛盾重重的国民党军,早就被毛泽东领导的红军耍得晕头转向,没有丝毫动作,给红军补上“人和”。或许,这就是英雄造时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