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日期:2022-07-18 浏览:177次
随着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三周年的临近,第一批25家上市公司的三年销售期将迎来禁令。7月15日晚,第一批公司宣布,其中9家公司股东表示,锁定期将延长6个月或12个月,或承诺在禁令解除后6个月内不减持。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多家公司股东主动延长锁定期,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不减持,印证了科技创新板“关键少数”对公司中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解禁不等于减持。大股东、董事、监事应遵循减持规则。三个月内集中竞价减持比例较低,对二级市场影响有限。此外,科技创新板公司成长良好,具有长期投资价值,预计解禁后将迎来长期资金。
具体来说,在上述9家科技创新板公司中,中国通号、荣百科技、心脉医疗、虹软科技等4家控股股东自愿不解禁,锁定期延长6个月;新光光电联合控股股东中最大股东自愿不解禁,锁定期延长12个月;天一尚佳、嘉源科技、华兴源创等3家公司控股股东和交通控制科技第三大股东承诺在解禁后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以7月15日收盘价计算,上述9家公司延长锁定期,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市值808亿元,占首批25家公司理论禁令市值的40%以上。
至于延长锁定期或承诺不减持的原因,大多数股东表示,基于对行业前景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为了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宏软科技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延长锁定期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的信心;华兴源创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以及对公众股东负责的态度,以促进公司的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除上述9家公司股东外,天准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在11月17日前因前期增持股份而不减持。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解除禁令和随后潜在的减持压力,基本面较弱的股票在大规模解除禁令时往往表现不佳。然而,许多科技创新委员会控股股东延长锁定期或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不减少持股,可以增强各方对公司未来发展和行业前景的信心,减少市场情绪带来的抛售压力。
“9家公司的股东表示,他们将延长锁定期或不减少持股,减轻了解禁令对公司股价的压力,这将有助于科技创新委员会大股东在错误的高峰期减少持股。此外,叠加大股东和董事、监事的减持规则,将进一步减轻集中减持压力,有助于平稳对市场的影响,维护市场稳定。”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禁令和减持之间不能直接等同。市场参与者认为,一方面,解禁后不同股东退出意愿存在明显差异,大股东也可能考虑控制、维护公司股价等因素;另一方面,即使相关股东需要减持,减持比例和减持时间也受到减持规则的严格限制。此外,通过询价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受让方也受到限制。
邵宇说,解禁后减持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大股东是否减持与公司估值有关。只要大股东对公司中长期发展有信心,适当减持也是正常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客观地说,减持是股东的固有权利,是老股东上市前合理合法的退出方式。依法合规减持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受减持比例、受让人限制销售期限等规则的约束。真正受到市场批评的主要是非法减持,重要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清仓式”减持,短期大量销售“脉冲式”减持。
但自开板以来,科技创新板监管一直密切关注各种违规行为“苗头”,一旦非法减持,将受到严格监管。更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了A股独特的查询转让减持制度,为首发前股东提供了更方便、更市场化的退出渠道,而不影响二级市场。自2020年7月推出以来,已有18家公司的24批股东实施了查询转让,成交金额约132亿元。从实施效果来看,查询转让前后公司股价波动较小。查询转让计划公告后1周、15个交易日、1个月,股价平均上涨3个.16%,3.95%和6.55%,有效维护市场稳定,为减持股份提供缓冲带。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近期多家科技创新板公司正在密切联系询价转让工作,或将成为减持的常用方式之一。
三年来,科技创新板逐渐成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整体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增长突出。2019年至2021年,科技创新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70%,领先于a股其他板块。今年一季度,科技创新板业绩也领先其他板块。
Wind信息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已有29家科技创新板公司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测,其中20家公司业绩预测(预增、略增、续盈),全能业绩增长最高,为344.28%。
兴证资产管理首席经济学家王德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远来看,科技创新委员会的积极趋势不会改变,推动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核心是中国新一轮科技周期和中国优势科技创新产业的全球突破。此外,根据创业板的经验,禁令解除后的市场压力得到了释放。随着上一轮中国科技产业的升级,它已成为当时创业板结构性牛市的起点。
自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以来,市场整体运行稳定有序,投资者交易合理,形成了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业内人士认为,禁令解除后股票流通的改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流动性,为机构投资者等长期资金的进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工业证券战略研究中心总经理、首席战略分析师张启耀表示,目前公开发行基金和陆地股票对科技创新委员会仍较低,流通股本较低或影响机构投资者增加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公开发行基金为例,今年第一季度,科技创新委员会股票的重仓顺序与流通股本和流通市场价值基本呈正相关。未来,随着更多筹码进入流通,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市场交易条件,并将进一步打开增加科技创新委员会的空间。
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科技创新板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和配套业务指南,做市商业务将进入实践阶段。“科技创新委员会做市商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委员会的股票流动性,抑制市场波动,增强市场弹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委员会的试验场作用,也有助于消化和减轻禁令的压力,促进科技创新委员会的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孙金菊说。